7.19 跌落性能
装置应有坚固的机械结构。在本标准8.17进行跌落试验后,不产生引起功能故障的变形或损坏。
7.20 耐湿热
装置应有耐湿热环境的能力。装置经恒定湿热试验后,能承受70%介电强度试验电压的考核,无闪络或击穿现象发生。
在介电强度试验前先测量绝缘电阻,作为参考。
7.21 连续动作能力
装置应按本标准8.18要求,不加修整地进行20000次试验。在试验中应符合下列要求:
a)装置应动作可靠,无拒动和误动作现象;
b)螺栓、螺钉等紧固件应不产生松动;
c)触点应无明显的损伤,仍能连续使用;
d)电磁接触器和继电器应动作可靠,无异常响声、抖动现象;
e)其它部件应不产生有碍功能的故障及损伤。
7.22 可靠性要求
装置在承受本标准8.20所规定的可靠性试验后,其低空载电压、起动时间、延时时间和起动灵敏度仍符合本标准的规定。
8 试验方法
8.1 总则
8.1.1 被检验的装置应该是装配完整的、新的、干燥的。
8.1.2 检验时,测量仪表的准确度或精确度应不低于:
a) 电参量测量仪表 0.5级
b) 温度计 ±0.5K
8.1.3 约定负载电阻的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.99。
8.1.4 型式检验时的环境温度为10℃~40℃。
8.2 外观及成套性检查
a)检查装置的成套性及随产品出厂的技术文件是否完整、齐全;
b)检查装置的结构型式是否达到本标准7.7的要求。
c)检查装置的保护性导体的接线端子是否符合本标准7.8规定。
d)用电磁接触器控制的装置,检查其电磁接触器的触点是否可以更换。
8.3 正常工作位置的检验
将装置按产品制造厂规定的位置和方向安装,然后朝任何方向倾斜30°,检查装置是否还能正常工作,其有关参数有无变化。
8.4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的测量
测量方法按GB 15597规定进行
8.5 外壳防护等级检验
按GB 4208规定对装置进行防异物和防滴试验。
8.6 绝缘电阻测量
使用500V兆欧表测量装置的绝缘电阻,测量时待指针稳定后读取数据,对不能经受试验的电子元器件,在测量前将装置内的这些电子元器件短路或断开。
测量部位如下:
a)装置的输入、输出端各极之间;
b)装置的输入、输出端连接在一起与外壳之间。
以上测量值均应符合本标准7.14的规定。
8.7 介电强度试验
介电强度试验电压为50HZ交流电压,波形为近似的正弦波,其峰值不超过有效值的1.5倍。试验的持续时间,型式试验为60s。试验时不应出现闪络或击穿现象,其漏电电流也不应超过10mA。
对不能经受试验的电子元器件,在试验前将装置内的这些电子元器件短路或断开。试验开始时施加的试验电压不超过规定值的一半,然后再逐渐增加到规定值,持续60s(或5S)后,再逐步降至零。
介电强度试验,对于同一台装置一般不应重复进行,如有必要,其重复介电强度试验的电压为规定值得80%;
湿热试验后的介电强度试验电压为规定值得70%。
试验电压施加部位如下:
a)装置的输入、输出端各极之间;
b)装置的输入、输出端连接在一起与外壳之间。
以上测量值均应符合本标准7.15的规定。
8.8 着火危险试验
装置中以绝缘材料制成的零件或试样(非金属材料)应按GB/T 5169.10和GB/T 5169.11规定进行着火危险试验。灼热丝顶端的温度以及施加在试品上的试验时间按表3选取。
如果几种绝缘零件有同一种材料制成而试验温度又不相同时,则只对其中一个零件按较高温度进行试验,试验结果按GB/T 5169.10和GB/T5169.11进行评定。
8.9 接线端子的牢固性试验
8.9.1 装置的接线端子分别连接表1规定的最大和最小截面积的导线,以表4规定值的110%力矩来拧紧接线螺钉,然后松开螺钉,将导线拆下,换上新的导线重复上述试验。本试验用表1规定的最大和最小截面积的导线分别对两个接线端子各进行5次,每次试验时,导线不应切断或损坏,全部试验结束后,接线端子应无妨碍其继续使用的损坏。
8.9.2 装置的接线端子连接表1规定的最大和最小截面积的导线,并用表4规定值的三分之二力矩来拧紧接线端子螺钉,然后对每一接线端子连接的导线逐渐增加其轴向拉力到表5规定值,保持1min。施加轴向拉力时应无冲击力,试验过程中导线不应滑出或产生明显的移动。
表3 灼热丝顶端的温度及试验时间 表4 验证接线端子机械强度的拧紧力矩 表5 验证接线端子机械强度时对导线施加的轴向拉力

上一页 [1] [2] [3] [4] 下一页
|